• <<返回首页
  • 新闻
  • 排行
  • 图片
  • 视频
  • 专题
  • 评论
  • 井报
  • 汽车
  • 教育
  • 法治
  • 旅游
  • 园区
  • 悦读
  • 庐陵文化
  • 脱贫攻坚
  • 文明周刊

首页> 列表
  • 致富达人邹江平
    邹江平,今年53岁,是潭丘乡中洲村委会老上村人。他立足当地实际,带头发展养猪和种梨事业,致富不忘左邻右舍,带领当地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成为潭丘乃至新干远近闻名的致富达人。[详细]
  • 遂川:“公司+农户+基地”模式促进贫困户增收
    1月14日,遂川县新江乡横石村竹筒酸菜(红军菜)产业基地扶贫车间内,工人在打包竹筒酸菜。[详细]
  • 天玉镇塘尾村:产业发展有路子 群众致富有盼头
    近年来,青原区天玉镇塘尾村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形成产业扶贫新格局,努力让贫困户持续增收,走上致富路。[详细]
  • 万安上陈村:大山里的脱贫致富秘诀
    万安县涧田乡上陈村,全村357户,有12个村民小组,人口141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91户,贫困人口387人,残疾人37户40人。[详细]
  • 新干:贫困户领到新年“福”历
    日前,省关工委、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和江西老区书画院一行来到新干县麦斜镇隋岗村,开展“守望相助传递爱心”活动,艺术家们现场挥毫泼墨,为贫困村群众送上新年祝福,全村18户贫困户都知道了领到一幅珍贵的写有“福”字的挂历。(李文超、彭建新 摄) [详细]
  • 遂川衙前:“党建+”走出致富路
    12月20日,清晨的阳光照进了蜀水河畔的金丝楠木林,青草上的露珠还未散去,帮扶干部准备着走村入户,辛勤的人们也开始劳作。从偏居一隅到脱贫致富的林乡,遂川县衙前镇通过党建引领“唱新戏”、产业集聚“拔穷根”,走出一条增收致富的脱贫路。[详细]
  • 吉安县梅塘镇谢坊村积极推行“一领办三参与”产业模式
    12月19日,吉安县梅塘镇谢坊村旱鸭养殖专业合作社的饲养员在喂养肉鸭。[详细]
  • 汤湖:醉美茶乡入画来
    汤湖是一杯茶,清香袭人;汤湖是一汪泉,温润人心;汤湖是一个家,演绎汉畲团结。[详细]
  • [扶贫印记] 安福: 村民合伙创办食用菌种植基地
    2016年,在乡扶贫办的帮助下,陈山村村民合伙创办食用菌种植基地,栽培香菇、木耳、竹荪等,并安排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基地从事劳动。目前,在基地就业的贫困户已全部脱贫。[详细]
  • 安福洋溪干部为贫困户追回卖粮款
    日前,安福县洋溪镇窑家村二组贫困户张新发早早地来到该镇综合执法队,双手紧紧握住工作人员,不停地道谢。[详细]
  • 决不让贫困群众住着危房奔小康——吉安县实施安居工程工作记事
    近年来,吉安县把安居工程作为脱贫攻坚十大工程之一,致力于切实改善农村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详细]
  • [感恩奋进 决战脱贫攻坚] 杜造海: 昔日贫困户 今日“小老板”
    在该乡横石村电商服务站,一名中年男子在耐心为想要订购电器的村民解答疑问。“双11”期间,他的网店销量不错,与平日相比营业额翻了一番。[详细]
  • “洪水冲不垮防返贫堤坝”——江西省鄱阳县灾后见闻
    “两年前,政府帮我建了新房,如今帮扶干部又帮着修房。房子住得暖,我心里也暖。”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昌洲乡小渡村贫困群众余长炉这段时间忙着给屋子装上新的铝合金窗,重新盖上密实的瓦片。[详细]
  • 贫困户史小六“升职”记
    深秋时节,在江西省永新县在中乡在中村的火龙果基地,记者见到了正忙着修剪枝条的史小六。这位曾经的贫困户,如今的身份是当地一家农业企业的副总经理,负责两个果蔬基地的日常生产和管理。[详细]
  • 治软治穷 不胜不归
    “本周例会就开到这里,请各位务必对照工作任务认真抓好落实。罗会计,你稍微留一下……”近日,在吉安县梅塘镇河源村党支部会议室里,一位扎着简单马尾,身着毛衣、牛仔裤,眼神透着股灵气的漂亮姑娘一边收拾会议记录本,一边喊住正要离开的罗志勤。[详细]
  • 【最美扶贫干部】吴能永:甘作村民的贴心人
    2015年9月至2020年6月,吴能永担任永丰县上固乡汉下畲族村第一书记。之后,吴能永调往永丰县君埠乡工作,并被派驻永丰县君埠乡大田村驻村工作队员。近日,吴能永荣获江西“最美扶贫干部”称号。 [详细]
  • 脱贫之星丨史小六:从贫困户到省级劳模
    10月12日一大早,永新县为赴江西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的劳模举行欢送仪式。新当选的省级劳模史小六就在其中。 [详细]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逐梦小康路!三个小故事看吉安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底气
    这是一片精神高地。战火纷飞的年代,井冈儿女励精图治,为了革命的胜利和人民的解放,高举革命的火把,坚定必胜的信念,筑就了跨越时空的伟大的井冈山精神。 [详细]
  • 电力扶贫出实招,助力鸡苗过暖冬
    为了摘帽不摘政策,让政策执行到位。供电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利用贫困户农闲时间,深入家庭了解掌握实情,面对面宣讲扶贫政策。 [详细]
  • 这里贫困户种植的蔬菜走向世界餐桌
    这里贫困户种植的蔬菜走向世界餐桌[详细]
  • 新华每日电讯|大项目落户小村庄 留车村迎来新机遇
    金秋时节,记者来到赣南。江西省寻乌县留车镇留车村日日红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郁郁葱葱的藤蔓上挂满浑圆饱满的百香果,合作社负责人陈皆治正和农户一起在果园锄草。“村里的产业越来越兴旺,今年基地收入预计突破120万元。”[详细]
  • 江西铜鼓:红土地上长出“致富笋”
    “今年鲜笋卖了8000多斤,每斤1块1;现在农闲时节来笋厂切笋,干了近40天,一天也能有130元收入,光靠笋今年收入就有一万多元。”日前,记者来到位于赣西北宜春市铜鼓县双红村的双红笋厂,贫困户钟国奕给记者盘算了今年的“笋收入”。[详细]
  • 江西发挥脱贫攻坚溢出效应,群众过上幸福生活——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老区人民脱贫记
    近年来,江西省积极发挥脱贫攻坚溢出效应更好衔接乡村振兴,不断推动帮扶政策加快实施,老区人民艰苦奋斗、上下合力,脱贫致富,过上了幸福生活。[详细]
  • [新时代新乡贤新担当——吉安乡贤风采录] 退休不褪色 余热再生辉——记乡贤吉水县江南村乡贤理事会会长龙清元
    龙清元,曾任吉水县黄桥中学书记、校长。2016年退休后,担任江南村乡贤理事会会长。自担任江南村乡贤理事会会长以来,在他的带领下,曾经脏乱差的崦山自然村如今变得精致美丽。[详细]
  • 一个家庭的“脱贫记”:“生活就像这葡萄,甜”
    吴冬华给我们算了笔账:“去年纯收入5万块,加上今年这个第二季的葡萄,估计纯收入差不多能有7万块钱。”在吉安县,果农通过加入合作社,形成“合作社+社员+贫困户”模式,有利于提高农户技术水平,降低农户市场风险,不仅带动当地村民脱贫致富,也促进了葡萄产业的规模发展。[详细]
  • “听”“见”小康!中央、省市主流媒体聚焦吉安县
    8月25日,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中央、省市媒体采访团来到吉安县。在这里,媒体团成员听到了农户们描述他们心中的小康生活标准,见到了地方政府、园区企业等全方位推进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详细]
  • 家门口就业增收富民
    青原区富滩镇的江右酒寨,是集酒类研发、生产、销售、会议、培训、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该企业采用“企业+贫困户”模式,让9名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详细]
  • 奋斗所在处 青春恰自来——记峡江县马埠镇上盖村第一书记陈毅强
    2019年2月,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的陈毅强来到峡江县马埠镇上盖村担任第一书记,开展扶贫工作。一年多的时间里,他脱下西装换便装,吃住在村委,行走在田间地头,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让青春在基层淬炼中闪光。[详细]
  • 昔日贫困户,今日养殖富
    我家原来是贫困户,生活很困难。这些年来,在党和政府帮助下,我建起了1000平方米的养猪场,一年出栏400头生猪,不仅于2018年摘掉了贫困户帽子,今年年初还在城里买了新房子,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详细]
  • 青原“旅游+扶贫”项目启动了!
    活动时间为8月1日至8月30日,将开展丰富的娱乐节目、体验项目、特色活动等,并设置公益性扶贫摊位,通过售卖土特产,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使青龙洲景区成为青原区“旅游+扶贫”的一张品牌。[详细]
  • 兴赣富民的“追梦人”:用幸福生活回应总书记的牵挂
    牢记领袖嘱托,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赣鄱大地涌现出一批批“带头干”“务实干”“创新干”的奋斗者,他们在扶贫一线“赣”劲十足,用汗水和智慧乃至生命,让老区百姓的生活悄然发生着巨变,使江西大地“旧貌变新颜”“高路入云端”。[详细]
  • 念好产业经 奏响富民曲——泰和“一村一社一基地”产业扶贫记事
    7月22日,适逢大暑节气,室外骄阳似火。“知了,知了……”夏蝉扯着“嗓门”不停地在树上鸣叫。采访组一行走进泰和,战高温斗酷暑,不一会便汗流浃背。[详细]
  • 山里老表把他当亲人——记安福县塘溪村驻村第一书记郭小华
    “郭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帮我修建新房、改水改厕、修好入户路,使我家的居住环境大大改善,这两年为我们操了很多心,也白了不少头发……”日前,安福县塘溪村贫困户练六生发自肺腑地说。 [详细]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乐观向上拔穷根——记吉州区樟山镇文石村村民王八香
    多年前,她被检查出慢性肾功能衰竭,生活的艰难并没有将她击垮,她乐观向上、踏实肯干,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摆脱贫困,日子越过越好,在当地传为佳话。她就是吉州区樟山镇文石村村民王八香。[详细]
  • 【沙画绘小康】小康点亮生活 看贫困户李云鹏如何绽放生命之花
    【沙画绘小康】小康点亮生活 看贫困户李云鹏如何绽放生命之花[详细]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遂川:茗香弥漫小康梦
    7月,在遂川县大山深处,层层叠叠的茶园一片翠绿。作为中国名茶之乡的遂川,自古就是出好茶的地方。依托独特的小区域、小气候生态种植优势,茶产业已成为当地村民脱贫奔小康的不二选择。行走在遂川各个乡镇,由一片茶叶勾勒出的乡村产业兴旺图越来越清晰。[详细]
  • 从贫困户到宣讲员 他让党的政策“走”进百姓家
    从贫困户到宣讲员 他让党的政策“走”进百姓家[详细]
  • 《瞭望》| 江西三大贫困县产业扶贫样本
    “脱贫要稳定住、巩固好,关键是要立足当地做实做强脱贫产业,通过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把贫困户深度联结到产业链之中,脱贫才有根基,才可持续。”于都县委书记蓝捷说,只有切实发展县域经济,贫困县的发展才有后劲,政府才有更多的能力和资源推动脱贫,巩固提升脱贫的成效和质量。[详细]
  • 吉州:芦笋喜丰收 扶贫产业旺
    位于吉州区长塘镇的吉安京创生态芦笋基地的260亩芦笋夏日迎丰收,日均产6000斤!有力供应市场需求。50余名基地务工贫困户日收入达100元以上,近百名贫困户股东年终分红将与日俱增。近年来,吉州区“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成效显著,扶贫产业蒸蒸日上,村级集体经济逐渐壮大,贫困群众收入持续稳定增收。(通讯员李军 摄)[详细]
  • 泰和:扶贫烟叶喜丰收
    近年来,泰和县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烟叶扶贫产业,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引导贫困户以土地流转、吸收务工、入股分红等形式参与产业发展,实现持续稳定增收,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司马天民、雷艳 摄)[详细]
  •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荆棘枝头花亦香——记泰和县灌溪镇灌溪村曾小慧
    正值夏季,一位年近半百的母亲,拉着一车堆得高高的废品在上坡,汗水沿着下巴滴落在地上。她的身旁,一丛丛长满尖刺的金樱子花开得茂盛。此情此景,让人感叹,荆棘枝头花亦香。她,曾小慧,泰和县灌溪镇灌溪村人,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的勤劳致富人。[详细]
  • 好样的!“乐观的小老头”
    “乐观小老头”名叫卢根生,今年41岁,是靖安县高湖镇高湖村村民,年幼时因患小儿麻痹致双脚重残,只能靠双手支撑行走,是高湖村第一批建档立卡贫困户。 [详细]
  • 第一书记“亲戚”多
    2015年,萍乡市安源区妇联副主席朱琪被派驻到乌石村挂点帮扶,2017年任乌石村“第一书记”后长期驻村。乌石村有建档立卡的贫困户23户、67人,以老弱病残者居多。从到任的第一天起,贫困户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求学生子……朱琪件件挂在心坎、落在实处。她说:“只有建立了亲戚关系,老百姓才会信任你,我们帮扶干部才能因户施策,帮他们走出困境。”[详细]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吉州为贫困户筑牢生命线
    为贯彻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吉州区组织区、乡镇、村370名医护人员组成了60余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进行定点医疗服务,并针对因病致贫、大病人员逐人逐户组建医疗帮扶团队,每月上门提供常规检查、健康指导、医疗护理等服务,切实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 [详细]
  • 扶贫路上战青春
    4月23日,村民刘海浪家来了一位熟悉的客人。说是客人,但在刘海浪一家眼里,他比亲人还好,比亲人还亲。他就是江西银保监局“85”后年轻干部、村里曾经的第一书记夏文翔。 [详细]
  • 扶贫印记:​浒村的美丽蝶变
    4月23日,雨过天晴。铜鼓县大塅镇浒村村,云雾缭绕,风景旖旎。因交通闭塞、经济基础薄弱、受教育程度较低等原因,该村2016年被列为“十三五”省级深度贫困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2户144人。 [详细]
  • 山庄连村: 特色种养助民增收
    笔者昨日获悉,今年以来,省公路局挂点帮扶贫困村安福县山庄乡连村村,通过引导、支持、帮助贫困群众发展特色种养等方式,以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详细]
  • “消费扶贫”助贫困户“开张”
    近日,遂川县枚江镇豪溪村的贫困户陈路生皱了好久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因为他饲养的近200只肉鸡,终于“开张”迎来今年第一笔销售,总价近5000元。[详细]
  • 遂川: 100扇爱心门落户 全村贫困户暖心
    3月27日,遂川县戴家埔乡戴家埔村村委会很热闹,因为从县城运来的100扇爱心门到了,该县工信局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刘峰正在组织贫困户有序领取。[详细]
  • 线上找岗、产业稳岗、公益创岗——江西稳就业促脱贫一线观察
    在江西,各地正加快推进各类扶贫产业基地、农业合作社复工复产,充分发挥“产业+就业”扶贫功能,保障贫困人口就业。除原有公益性岗位外,疫情期间,江西各地结合防疫消杀、巡查值守、宣传疏导等安排临时性岗位,帮助贫困户就业增收。[详细]
<123456... 12>

排行榜

  • [网络中国节·春节] 遂川:红色圩场生
  • 峡江:巡线保供电
  • [网络中国节·春节] 遂川:畲族村迎新
  • 央视《新闻联播》头条聚焦井冈山神山
  • [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 微电影:免费
  • 牛年春联赏析
  • 峡江:加工菌棒富农户
  • 泰和:人勤春来早 春耕正当时
  • 泰和:春节假期迎来返程高峰

编辑推荐

  • 吉州:无声雷锋暖人心吉州:无声雷锋暖人心
  • 新干:春耕备耕忙新干:春耕备耕忙
  • 安福:种植仿野生铁皮石斛带动贫困户实现脱贫安福:种植仿野生铁皮石斛带动贫困户实现脱贫
  • 泰和积极发展养蜂产业泰和积极发展养蜂产业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违法犯罪举报中心 江西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暴恐音举报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官方微博
  • 井冈山报社主办
  •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2003-2016 www.jgs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 赣ICP备19004936号-1
  • 409679574@qq.com
  • 井冈山报社新媒体发展中心主任:蒋阿平 15979604000 QQ:409679574广告热线:李主任 13979690911